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公共交通事故频发 能否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减少悲剧?

公共交通事故频发 能否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减少悲剧?

2017年03月07日 15:21:54  浏览 155 次 来源:

       北京公交车又自燃了。北京时间3月6日(昨日)8时20分许,一辆运通112路公交车于海淀区马连洼北路起火。幸运的是无人员伤亡,不幸的是这已经是北京不到三个月时间的第二次公交车自燃事件。上一辆是2014年12月18日上午10时许丰台区方庄环岛自燃的741路。公共车辆上路之前难道不需要检修吗?

       智能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不可否认,但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完善的力度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现阶段的实时路况应用及智能路况分析都已经成规模化,正常路况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堵车,但是在安全方面,智能交通的渗入普及已然迫在眉睫。

       现阶段,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已经在使用一种系统,结算记录与货物库存连接并同步供货商,这个简单的系统可以让供货商最快收到超市的货物库存信息。这个系统并不是完全智能,但合理降低了超市货品范围广,易因人为疏忽造成断货的风险。类似的系统可否应用到交通工具器件故障检测上以提高安全度?

       智能手段即使不能预防

       对于建设智慧交通车辆管理系统问题或许又会有相当一拨人站出来表示资金不足,那么从4角涨到1块的千万个6角钱去了哪里?智慧交通建设不能一口吃下个胖子,需要逐步的普及。现阶段,智能停车系统已经上市使用,智能传感器测距也已经出现成品。但公共交通车辆的安全监测领域建设却存在欠缺。

       短短3个月时间同一座城市两起公交车发动机自燃事件,同样的原因不明,相似的报道标题,不知在后续调查上是否也会同样的不明确。公交车故障坏在路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么其年限及检修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公交车检修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生成体系,那么每一辆车都会具备一张“身份证”,即使不能实现事前预防,也能实现帮助提升事后调查便利度。

       问题可以避免没能避免

       公交车车体自燃是性价比极高的警钟,既无人员伤亡,又能受到重视。2011年7月23日晚8时30分05秒的动车脱轨事件则没那么幸运。那段时间动车相关事件引发极大重视,因为人员伤亡惨重,损失惨重。那时的相关技术发展远不及时下,质检总局却可以明确事故原因是: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号集团作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为甬温线温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

       因为事件受到重视,有人关注所以能出现结果,而今年2月23日21时许的D22次列车因设备故障停运三小时,累及D4621次、D39次列车皆出现相应晚点。事后铁道部官博只在列车故障修复时简单声明故障发生并致歉,但微博发布时间23:40,铁道部发布故障时间22:43,事故发生在21:30之前。

       此次事件只有京华时报简短报道,故障具体原因不明。但此时微博数据起到了明显作用,小编搜索关键词“D22晚点”,发现不只今年,2010年2月,2011年4月、5月,2013年3月、6月,2014年7月,D22次列车皆有晚点,借助微博这一良心数据平台,能看见除了发现2013年晚点乘务员态度最好给旅客发粮食安抚之外,更应注意到2011年8月至2012年全年无博友的相关吐槽!

公共交通事故频发 能否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减少悲剧?
公共交通事故频发 能否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减少悲剧?
公共交通事故频发 能否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减少悲剧?
公共交通事故频发 能否通过智能交通体系减少悲剧?

       公共交通故障及事故并非不能避免,而是看主观纠察力度是否严格。智能交通建设即使不能实现完全机械化交流检修,但至少可以将现有技术投入到预防检测之中,至少机器把关检测不会因为长时间无重大事故而懈怠。没人愿意隔一段时间就用一场重大交通事故的惨痛代价去换取检修谨慎,追责严格。

       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能一辈子不出行。公共交通体系安全不能曾现出精准、智能、透明化,将影响人们对公共交通的信任度,并可能形成一种不良循环模式。小编期待早日建立出一个良性的智慧交通系统,用系统标准化检测,用数据精准透明化记录过失,减少悲剧的发生,增加出行的保障。


0
联系电话:13265986545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18号楼B座6-7层   北京天云聚合    豫ICP备15016143号-5